为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人才培养改革,精准对接产业需求,9月2日下午,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四个专业教研室组织全体教师在3号楼507室,开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与新生入学教育专题研讨会,为 2025 级新生培养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一、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内容探讨
会议伊始,全体教师围绕各自专业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内容展开讨论。结合前期开展的产业链调研报告,教师们深入分析了行业对各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和技术要求。主要针对 C 语言程序设计、Python编程技术、大数据分析、云平台部署等课程,依据行业技术演进趋势,明确了课程设置改进方向,确保学生所学知识与市场需求紧密接轨。
二、人才培养方案“岗、课、赛、证”研讨
会议专题研讨了各专业的“岗、课、赛、证”相关逻辑。经过充分讨论,明确将部分行业认证纳入培养方案,要求确保大三前学生取得至少1项职业资格证书,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职场需求。
三、2025级新生专业教育
为帮助新生快速适应专业学习,各教研室计划结合专业特色开展定制化入学教育。通过个性化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更快地融入专业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针对新生专业教育,马志鹏主任对各专业开展新生专业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他建议各专业开展新生专业教育的内容要涵盖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各专业对应的主要岗位及职责、岗位所需的关键技术,明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规格。以帮助新生在入学之初就对所学专业有清晰、全面的认识,为后续的学习和专业发展指明方向。
四、本学期教研室工作计划与教研活动计划研讨制定
会议要求教研室全体教师尽快开展本学期教研室工作计划与教研活动计划的撰写工作,两项计划均需紧密围绕“双高”“升本”“教师七个一工程”“五金建设”“教学质量工程”“科研技能大赛”“产教融合”“思政教育”等方面内容,以全面提升教研室工作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会议最后,人工智能教研室主任马志鹏强调:“本次研讨会形成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意见尽快完成;新生入学教育需突出专业认知与学习方法指导,为新生构建清晰的成长路径。”此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明确了各专业本学期的建设方向,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图/文:张家乐
审核:马志鹏